香河的秋意漸濃,卻比不上訓(xùn)練基地內(nèi)那份略顯凝重的氛圍。中國足協(xié)的幾位掌舵人——從主席宋凱,分管男足國字號的副主席許基仁,再到國管部正副部長望宇與童杰——齊聚一堂,親臨U16國少與朝鮮隊的友誼賽現(xiàn)場督戰(zhàn)。此番陣仗,絕非尋常,它傳遞出的是管理層對這批未來之星寄予的厚望,亦或是對近期青年隊表現(xiàn)的高度關(guān)切與一絲焦慮。
比賽的結(jié)果,終究還是將這份期待蒙上了一層陰影:U16國少以0-2的比分,敗下陣來。然而,僅僅聚焦比分,或許會錯過一些更深層次的觀察。要知道,這支年輕的隊伍,在幾天前曾0-1惜敗于印度隊,那場失利無疑敲響了警鐘。教練組在賽后迅速集結(jié),進行了詳盡的復(fù)盤與調(diào)整,這股求變求新的決心,在與朝鮮隊的較量中依稀可見。場上的精氣神,球員間的配合流暢度,確實比之前有了顯著的提升。
只是,對手的強大是客觀存在的事實。朝鮮青年軍向來以其紀律性、體能優(yōu)勢和堅韌意志聞名,他們的實力,遠非印度隊可比。在這樣的強敵面前,年輕隊員們的心態(tài),自然與對陣印度時有所不同,那份緊張與壓力,即便努力調(diào)整,也難免會滲透到每一個傳球和跑動中。高層領(lǐng)導(dǎo)們目光如炬的注視,雖是鞭策,有時也可能成為一種無形的心理負擔(dān)。
縱觀近期的四場熱身賽,國少隊交出了兩勝兩負的答卷,這成績,說不上光彩奪目,也并非一塌糊涂。它更像是一面鏡子,映照出中國青年足球在成長道路上的坎坷與希望并存。高層親臨督戰(zhàn),本身就是一種態(tài)度,表明我們不再只滿足于宏觀政策的制定,更要深入到一線,去感受,去思考。而對于這些孩子們而言,在這樣級別的關(guān)注下踢球,本身就是一種歷練。如何在壓力之下成長,如何在失利中汲取教訓(xùn),這堂課,或許比任何一場勝利都來得更為寶貴。